在新时代基层治理实践中,鸠江区四褐山街道管山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将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家风传承、生态建设等关键环节串联成基层治理的有机链条,通过党组织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联动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基层善治之路。这种治理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文明理念,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交织、人文与生态共融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图为社区党员干部开展文明祭扫烈士墓现场
党建引领破旧立新,构建文明“新坐标”。管山社区党委建立“三级联动”工作体系,组建由10余名老党员构成的移风易俗宣讲队,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主题活动27场。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问题,修订完善《社区居民公约》,倡导“红白事操办建议十条”。在殡葬改革中,党员家庭率先采用献花扫墓、敬茶寄哀思等文明举措,带动社区文明祭扫率提升至68%。通过宣传清明网上祭祀仪式,将传统祭祀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清明期间鲜花祭祀比例逐年攀升。
图为优良家风宣传活动
家风涵养文明根基,激活传统“新动能”。管山社区党委深挖本地“孝善文化”资源,打造“家文化”传承彩绘墙。组织老党员、志愿者成立家风家训整理小组,收集整理社区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典型,组织宣传活动。开展优良家风传承活动,将家风建设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建立家庭文明档案管理系统,记录家庭参与社区治理、践行文明承诺的实绩。通过“家训上墙”“家风故事会”等形式,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形成“户户有家训、人人讲家风”的文明氛围。
图为联动褐山小学开展江边清理环保活动
生态治理共建共享,描绘绿色“新图景”。社区党委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红色网格”管理体系,划分12个党员责任区,组建“环保先锋队”。实施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清理辖区内大片违规种植菜地,增设更新健身体育设施,定期巡查各地点环境。创新“绿色积分”制度,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志愿环保行为可兑换生活用品,带动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提高。通过联合辖区内各中小学开展生态环保活动,将生态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为未来社区绿色发展培养“生力军”。
管山社区文明家庭达标率逐步增高,年均红白事支出下降42%,矛盾纠纷发生率下降56%,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这些数据背后,是社区把准时代脉搏、回应群众关切的生动写照。未来,管山社区将继续深化“党建+”模式,在守正创新中培育文明沃土,让新时代文明之花在基层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这种治理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善于激活传统文化基因,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走出独具特色的基层善治之路。
中共芜湖市鸠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芜湖市鸠江区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