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微更新改造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塑造城市形象、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老旧小区的问题逐渐凸显,而微更新改造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2023年,香樟小区内部老旧小区改造已见成效,这一改造涉及了小区内120栋居民楼,惠及居民2500余户。然而小区南门外部56户门面区域因历史遗留问题被遗漏,私搭乱建、毁绿种菜、水系恶劣等现象严重,多达43处私搭乱建不仅影响了整体美观,还占用了大量公共空间,而毁绿种菜现象更是涉及到近2000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原本应是居民休闲的水系也因长期无人管理变得污浊不堪,居民生活品质大打折扣,小区形象受损,居民对该区域改造的呼声强烈。清苑社区党委在“书记领航”下,深刻认识到微更新改造的紧迫性,积极向区、街争取资金,全力推动微更新改造项目。
“清”听民意,搭建沟通桥梁。社区充分利用“清”听议事亭收集居民意见,这个议事亭每周都会开放3次,每次开放时间不少于2小时,让居民参与改造决策,激发主体意识与参与热情,增强归属感与认同感。经梳理,明确了水系加固美化、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主路面改造等6项关键任务,为改造精准定位。在此过程中,社区书记亲自主导,与居民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需求,社区书记在3个月内共走访了420余户居民,确保改造工作贴合民意。
党群携手,汇聚治理力量。委托社会组织联合会协调项目实施,成立党群“三人行”队伍,这支队伍由20名党员和30名热心群众组成。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参与。队伍对接设计单位,逐户沟通吸纳意见,在2个月内共走访了56户门面业主,制定科学可行的改造方案。社区书记带领党员冲锋在前,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矛盾,为项目推进凝聚强大合力,探索出社区民主协商治理新路径。
破立并举,拆除违建顽疾。多次召开协商会议,共召开了8次专项协商会议,确定自拆与助拆结合的拆违方式。拆除违建是恢复公共空间、改善社区面貌与安全的关键。对不配合居民,发动群众劝导,成功拆除32处违建,树立规则与公共利益意识。社区书记组织党员干部包户到人,15名党员干部每人负责2-3户,耐心讲解政策法规,推动拆违工作顺利进行。
规范推进,启动项目建设。严格按公开挂网招标流程推进项目建设,施工期为9月中旬至12月中旬。新建排水明渠253m,新增机动车停车位1332㎡、人行步道386㎡,改造河道护坡并安装护栏248m,铺设加铺沥青面层2238㎡。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由3家专业公司组成,共计投入施工人员80余人,规范流程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高效透明高质量完成改造,为类似项目提供范例。社区书记全程监督,保障项目按质按量推进,确保公共资源合理利用。
长效管理,守护改造成果。改造后,社区党委引导居民制定自我管理公约,组织了5次居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和制定。强化物业、网格员与居民协同合作,物业增加了10名保洁人员和5名安保人员加强日常管理。构建社区共建、矛盾调解、社区服务联动机制,巩固宜居环境与和谐邻里氛围,提升社区凝聚力与抗风险能力。社区书记组织定期回访,每月进行2次回访,及时解决居民问题,推动社区治理长效化。
经此次微更新改造,小区南门外部焕然一新。私搭乱建清除,空间布局合理,绿化重现生机,水系景观成休闲佳处。小区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高,困扰居民的环境难题得以解决,为社区和谐发展注入新动力,深入推进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
中共芜湖市鸠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芜湖市鸠江区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