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为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鸠江区沈巷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全力打造集中连片、设施完善、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为推进全域乡村振兴筑牢耕地基础。
图为佘村田庄基站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指出,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沈巷镇建管并重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更多粮田变良田,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截至24年底,沈巷镇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4万亩。
2024年沈巷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村庄为螺百、南埂、孙庄三个村居,共19650亩,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3428.93亩;新(改)建灌溉站36座503KW;桥涵闸95座;清淤塘坝8座,支沟清淤69条35.538km;衬砌沟渠63条17.472km;管灌工程11片1800亩;新修3.0m宽混凝土路17条8.972km,砂石路106条39.86km;道路绿化4.5km,沟渠整治1条0.98km;荒地复垦146.852亩。工程于7月通过市级验收、12月通过省级验收。
图为佘村路东渠
图为庙于春田平整区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粮田”蜕变成了“良田”。田、水、渠、路得到了综合治理,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这一系列变化,不仅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还推动了农业的增效和乡村的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村的繁荣贡献了重要力量。
中共芜湖市鸠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芜湖市鸠江区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