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镇纪委找我谈话,我还未意识到所犯问题的严重性,感谢组织及时给我提醒,今后工作中,我将以此为戒,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职尽责,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近日,二坝镇纪委对征迁工作中作风不严不实的一名干部进行了谈话提醒。
这是镇纪委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精准运用“第一种形态”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二坝镇纪委把常态化抓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重要抓手,坚持精准把脉,问题导向,有效运用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约谈、诫勉等方式,扎紧防止党员干部犯错误的“第一道防线”,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今年以来,二坝镇纪委累计运用“第一种形态”7人次,占“四种形态”总人次的50%。
镇纪委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重点,紧盯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结合征地拆迁、信访稳定、暖民心、长江十年禁捕等镇重点工作开展日常监督,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作风、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一般性问题,镇纪委及时、有针对性的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诫勉等方式,早提醒、早警示、早纠正,做到治病于初萌,防患于未然。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督促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同时,镇纪委将“第一种形态”落实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把自己的工作和职责摆进去,检身正己、校准偏差,把廉政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先后列席并派员参加民主(组织)生活会15人次,督促党员干部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此外,为避免出现“一谈了之、一函了之”,镇纪委持续关注接受“第一种形态”处理后的党员干部,不定期对其相关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弄虚作假、敷衍塞责、流于形式的严肃追责问责,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好用活‘第一种形态’是关键。我们将始终坚持从小处抓起、从日常管起,坚持挺纪在前,以‘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常态化助推管党治党长效化,突出深化标本兼治,有效降低廉政风险,实现既‘治病’又‘救人’。”二坝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共芜湖市鸠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芜湖市鸠江区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