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的农村庭院,二十多张小板凳、几十名代表群众……近日,清水街道联盟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新途径。组织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同坐一条“ 小板凳”,以拉家常的方式,共同推进社区治理共治共建共享。
“小板凳”上宣理论。社区通过创新宣讲方式,以“小板凳”代替“会议室”,扎实推进“小板凳”流动课堂走进网格、走进庭院。通过面对面、心贴心,以群众能听懂、易理解的角度,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中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这样的宣讲形式好,通俗易懂、接地气,我们老百姓都爱听”,“坐在家门口不仅能听到党的最新理论政策,还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这样的宣讲效果很好”,大家听了“小板凳”宣讲后纷纷发出感叹。通过接地气的形式、暖人心的故事,让“小板凳会”成为宣讲理论、传递正能量的载体。
“小板凳”上解民忧。通过搭建“小板凳”议事平台,将议事会开到居民家门口、庭院内。针对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当前社区重点工作征求意见建议。“门口车辆多随意乱停乱放,影响秩序”“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我们的菜园地怎么规划”“门口路灯坏了,需要维修”……板凳会现场,居民们畅所欲言。通过“小板凳会”面对面的交谈,引导居民述真情讲实话,共同发现问题,全力帮助居民解决问题,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小板凳”上办实事。老年居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社保认证,网格员现场指导;居民想了解征兵标准和流程,网格员为居民详细解答。通过建立需求导向机制,“板凳会”形成了“收集—协商—落实—反馈”的工作机制,让能办的事项当下办,转办的事项代理办,不能办的事项耐心告知怎么办,为居民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还能就近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及两长为居民宣传十项暖民心行动、反邪教、电信诈骗案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知识。通过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零距离宣传普及政策,全力以赴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一张“小板凳”,“两颗火热心”,架起了社区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下一步,社区将常态化开展“小板凳会”活动,让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同坐“小板凳”、政策同学习、有事共商议,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和谐社区。
中共芜湖市鸠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芜湖市鸠江区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