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镜头】汤沟镇光华村:念好“六字诀” 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焕发“光华”
来源:鸠江区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3-06-29 08:57

鸠江区汤沟镇光华村位于汤沟镇东南方向,地处无为大堤内圩。全村辖区32个自然村,总面积8.12平方公里,总人口5560人。近年来,汤沟镇光华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念好“讲、享、易、评、送、暖”六字诀,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暖心助餐、爱心帮扶等多项志愿服务,解群众所需、让群众参与、得群众之心,促进文明生根、实践成风,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焕发“光华”。

图为光华村入村指示

“讲”理论贴近群众,让党的政策“接地气”。光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红色驿站”为阵地,以“送理论、传思想”为主线,积极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进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感情认同。依托依托农家书屋、老年大学、科技宣传阵地等各类平台,邀请辖区内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利用“板凳”课堂,“夜话”光华等贴近民声的方式,开展“唠嗑式”宣讲活动50余场次,受惠群众3000余人次。

图为光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送理论”活动

“享”节日凝聚群众,让生活充满“仪式感”。玉兔喜迎春,灯谜闹元宵”元宵节主题活动温馨祥和,“文明芜湖,志愿有我”3·5学雷锋日传递榜样力量,“粽叶飘香迎端午,粽情粽意暖民心”,端午节主题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依托“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开展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移风易俗宣传活动10余次,组织辖区内的村民聚集在一起,采用三句半、朗诵、舞蹈等各种形式凝聚群众力量,丰富群众生活。


图为光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

“易”风俗引导群众,让乡风文明“有面子”。积极推进“村规民约”,大力开展“移风易俗”,通过村民议事会让红白喜事走向简单,让清明祭扫走向文明,让村居环境走向整洁,让村民生活走向美好。积极摸索“党建+乡贤”的治理模式,让更多村民主动参与到移风易俗的工作中来,自觉做到破除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今年以来,光华村红白喜事简办的事例已经达到10余例。


图为光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实践活动

“评”先进激励群众,为道德模范“搭平台”。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比,进一步带动家风建设,以人带户、以户带村,赋能乡风文明。同时开展最美庭院、身边好人评选,形成向榜样看齐学习的良好风气。依托村民评议会,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等上台宣讲事迹,由村民代表现场评议、现场打分,村民评议会理事将结果按照分数进行公示后进行评定。今年以来,评定村级最美家庭5户,好婆婆好媳妇3户,“身边好人”5人。

“送”文化浸润群众,为生活增添“着色剂”。依托光华村新时代实践站开展送理论、送文化、送温暖等系列活动,“家门口”前搭“戏台子”,“村总支”里放“新文化”。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同时积极对接镇上各类文化活动,让村民在物质上有保障,在精神上有提升。同时对村居生活困难的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群开展节日慰问走访,以温暖送进家门,用文明创建生活。

图为光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送戏曲下乡”活动

“暖”民心服务群众,让文明实践“零距离”。组织优秀青年、五老人员、党员、“两长”、网格员、致富能人充实队伍,组建了“暖心助餐”志愿服务队,招募志愿者20余人,进行老年暖心助餐、上门送药等志愿帮扶暖心服务。实施“群众点单、上门询单、实践站派单、志愿者接单、村民评单”的“五单”工作法,将志愿服务便民化、快捷化,在为老年村民送去可口“饭菜”的同时帮助有需要的老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光华村“暖心助餐”食堂自2022年6月份开业以来,一年多的时间为辖区内700余名老人持续供应“暖心餐”,为100余名“空巢老人”送餐上门。

图为光华村志愿者为村居老人准备“暖心餐”


图为光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暖心助餐”志愿队

下一步光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立足村民需求,依托实践阵地,继续围绕“讲、享、易、评、送、暖”六字诀深挖实践内涵,以丰富的活动和贴心的服务不断提升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让村里洒满“文明光华”。


 


 

中共芜湖市鸠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芜湖市鸠江区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所有内容版权归鸠江区纪检监察网站所有,未经同意不得使用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案:皖ICP备20200192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