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点滴润民心。从旧村腾退、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到整建制农转非、产权制度改革,再到规划养老驿站、优化医疗服务、完善活动中心等,近两年,沈巷镇裕溪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落实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维护民利的工作准则,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为出发点,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落脚点,社区的大大小小事都离不开村民的参与,而“村民议事会”也成了细解村民烦心事的主渠道,成为干部跟村民的“连心桥”。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裕溪社区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村民议事会形式激发基层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在实践中引导村民对乡村发展进行理性思考,不断提升他们表达、议事、交流和讨论的能力,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提升乡村治理综合水平。
作为协商民主在乡村社会实践模式之一,村民议事会不仅有利于提升基层群众主体性权利和参与意识,增强治理主体、基层群众等多方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基层可持续治理和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而且还有利于基层群众之间形成互惠互利规则意识,培育契约精神。
推行“1+N”议事模式,进一步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1是积分兑换机制,N为丰富多彩的协商活动。开展协商活动时,1为提议人,N为参与人,通过开展“百席沙龙”“凉亭议事”“长廊面对面”等活动,营造轻松开放的氛围,吸引村民积极参与。每一位参与议事的村民、每一条被采纳的意见和建议,都视为参加了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均计入积分,可兑换小礼品。“积分制”的推进,充分激发了村民自觉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大家由“不敢说、不会说”变成“积极说、善于说”,从原本不关心村务的“局外人”变成了乡村治理的“主人翁”。
党员干部带头,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多方参与解决问题。社区议事会是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平台,是收集居民意见、汇集居民智慧、加强党群联系、解决社区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社区网格化分布,每个网格内均有专人负责收集问题、难点;对收集上来的问题,“社区议事会”根据轻重缓急,在保证急事急办的前提下,每月召开会议,邀请党员、群众参与其中,广泛征求各方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由社区“大党委”牵头,社工组织助力,驻地单位、企业、居民等多方参与,共同解决问题,并将问题跟进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发挥“两个作用”,完善议事机制。在议事中知民意。在村民议事会上,对相关议题进行审议表决时,参会人员都要注重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既要尊重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也要理解少数反对的声音,并由专人做好各种意见的收集、分类、梳理工作。
在办事中得民心。针对审议表决通过的事项,要进行不定期回访各村民代表要深入村民家中了解事项办理得是否合理、是否满意,对村民提出的疑问,要进行及时的答疑和解释工作,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民主议事成效的标准。
如今,裕溪社区通过村民议事会的模式,提升村监督委员会有效性的同时,搭建起干群互动参与议事的新媒介。自启动以来,全村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群众信访量与同期相比大幅度减少,“清廉村居”建设取得实效。村里的事情村民广泛参加,大家商量着办,已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方式。大到全村规划建设,小到每吨自来水收费、垃圾桶管理,都通过村民代表商量决定。
正是在这种广泛参与的民主制度下,多年来,裕溪社区实现了“零上访、零刑案、零诉讼、零事故、村两委零违纪”,让乡村得到有效治理,让百姓实现安居乐业。
中共芜湖市鸠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芜湖市鸠江区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