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镜头】沈巷镇保圩村:“乡贤暖心食堂”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
来源:鸠江区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2-08-12 08:45

“青椒土豆丝、豆腐烧肉、西红柿鸡蛋汤……”午间11点许,沈巷镇保圩村76岁的葛大爷踩着点来到“乡贤暖心食堂”点菜与熟悉的邻居们一起共享暖心午餐。

“我已经在这里吃了快两个月了,一天两顿,方便省事。”葛大爷竖着大指开心地说,6月“乡贤暖心食堂”开伙后,他就一直在这里解决午餐和晚餐。“不仅顿顿吃新鲜的,还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儿女们也省心和安心了!”

同村68岁的葛奶奶也是这里的常客,说起这里的伙食,她连连点头“味道不错,价格也好!”


沈巷镇保圩村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保圩村聚焦“为民办实事”,开办的“乡贤暖心食堂”主要是面向沈巷镇常住且60周岁及以上有助餐服务需求的老年群体,采用“政府补贴一点、乡贤赞助一点、村民自费一点”的模式,从一餐一味入手,提升民生标杆,将温暖留在“舌尖”。除此之外,“乡贤暖心食堂”还免费提供给村民开展各类“婚丧嫁娶”等集体活动使用。


负责人说“我们提倡的是大事小办,小事不办。这其实也是一个移风易俗的过程。”随着村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之风盛行,仅在吃喝一项上动辄花费数万元,不仅加重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村中风气。保圩村整合现有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资源开办“乡贤暖心食堂”,制定食堂管理使用制度,交由保圩村红白理事会进行统一管理。在厉行节约的同时也为村民减轻经济压力,避免了村民因为面子问题的尴尬,有效改善村中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潜移默化地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大事小办、小事不办”文明乡风的形成。



负责人介绍,“乡贤暖心食堂”免费提供给村民开展各类“婚丧嫁娶”等集体活动使用,但每次活动聚餐不得超过3桌,每桌食材采买不超过300元的标准。除此之外,二月初二龙抬头集会、六月初六晒族谱、龙舟队伍聚餐以及村内红白事等,主办人员都会主动向村委会进行报备,红白理事会出面主持,请志愿者掌勺,并监督食材的采买和后厨的卫生,免收场地和人工费,村民仅需支付菜金,最大限度减少村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

中共芜湖市鸠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芜湖市鸠江区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所有内容版权归鸠江区纪检监察网站所有,未经同意不得使用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案:皖ICP备20200192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