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湾里街道石城社区:“四化”工作法加强“失联党员”管理
来源:鸠江区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06-27 16:59

加强“失联党员”管理工作,推进党员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湾里街道石城社区党委实行“四化”工作法,从源头上治理党员组织关系“空挂”“失联”等现象,确保社区的每名党员都纳入当组织的有效管理中。

一、“精细化”排查。一是开展集中排查。以“党支部一个不少、党员一个不落”为要求,以党支部为单位,对辖区内党员进行分类核实,认真排查“失联”党员。二是加强排查手段。与公安、计生等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并通过微信群、QQ群等平台,将《党章》相关规定和负责党组织关系排查的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等内容进行发布,形成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查找体系。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失联党员排查长效机制,对查找出的失联党员,逐一安排联系人,采取微信、电话联系和上门走访等方式进行跟踪教育,及时掌握其日常表现情况,防止发生“再次失联”等情况。

二、“档案化”管理。一是建立个人信息档案。针对失联党员流动性强、联系难的特点,统一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对失联党员的所属党组织、年龄、入党时间、学历、户籍地、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时间、失去联系情形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根据查找情况,及时对其职业、现居住地、联系方式、调查核实情况等进行更新,做到联系一个、掌握一个、管理一个,确保每个失联党员不离队、不掉队,一直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二是建立组织生活档案。对经查找取得联系的党员,在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日常党性教育的同时,建立党员组织生活档案,对其参加“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和交纳党费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要求其每季度向支部汇报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进一步增强失联党员的组织归属感,提高党性意识。

三、“人性化”教育。一是加强教育培训。结合不合格党员认定处置工作,对有不合格表现的失联党员,通过开展党性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使其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实现转化提升。通过短信、微信、QQ等形式传送学习资料,支部定期派人走访等方式,促进失联党员接受教育正常化、经常化。二是建立关爱机制。建立党内关爱机制,定期了解情况、定期谈话、定期慰问,使失联党员真正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三是严格组织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党员沟通联系、组织关系转接、参加组织生活、党费收缴等进行规范管理,严防失联党员再次出现。

四、“规范化”处置。严格按照中组部《关于做好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规范管理和组织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确保处置程序规范有序,处置结果经得起检验。对联系上的失联党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处置。一是纳入组织管理。对经查找取得联系的党员,本人能够说明失联原因,对问题认识态度端正,有继续留在党内的意愿,且经组织核实无不良反映的,由本人向所在支部提出申请并补交党费,支部召开支委会研究提出意见,报社区党委审批,纳入所在党支部正常管理。二是转接组织关系。对经查找取得联系的党员,已有工作单位或不在本地居住的党员,及时和本人联系,办理转出手续。对已转出组织关系,但对方党组织未接收的,社区党组织努力做好跟踪协调工作。

中共芜湖市鸠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芜湖市鸠江区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所有内容版权归鸠江区纪检监察网站所有,未经同意不得使用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CP备案:皖ICP备20200192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