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以来,汤沟镇持续推进“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工作,从源头上遏制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在厘清权责边界、健全公开机制、完善权力监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小微权力”有清单
2017年,汤沟镇梳理编制出了涉及村居重大决策、招投标管理、村级“三资”管理、阳光村务、计划生育服务、社会救助等12大类38项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流程。通过集中学习培训、知识测试、知识竞赛等形式,让村居干部理清了权利边界、办理事项程序和步骤等,进一步增强村干部遵纪守法和民主管理意识,让村干部“会干事、不出事”;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宣传道旗、印制餐巾纸盒、纸杯等多种手段加强宣传,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村级监督有保障
2017年,为进一步规范村级“小微权力”,切实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履职能力,汤沟镇在14个村居配备了一名纪检委员,镇纪委通过加强对村级纪检监察等相关业务的指导,制定发放《村级纪检组织工作制度》,明确了村级纪检委员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并完善对村级纪检员考评机制,落实对村级纪检员工作目标考评机制,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检查,解决了对村干部权力监督存在“短板”的问题。同时,纪检委员们也有了专门的工作室,使他们有场所工作,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群众监督有平台
线上线下两公开,实现监督无死角。一是规范线下的“小微权力”服务事项公开栏,将12大类“小微权力”服务事项全部进行公开,统一样式,统一内容,在全镇14个村居推广,所有党务、村务、财务内容及时公开、规范公开。二是规范线上“小微权力”网络监督平台录入工作,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全程在网上进行公开,截止12月底,汤沟镇共上传各类工作信息2262条,本村村民可以随时查看、随时监督。14个村(居)门前还统一设置了投诉举报箱,公布了镇纪检监察办公室电话,真正落实把村级“小微权力”紧紧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纪委监督有机制
镇纪委为促进各村把推进“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专门制定了工作考核细则,将“小微权力”监督制约运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考核范围。2017年,镇纪委将14个村居划分为4个责任片区,一是组织镇纪委委员进行分片督查和交叉督查共6次,发放小微权力督查通报2次;二是组织协调镇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村级“小微权力”,开展了村(居)干部廉洁履职等方面问题线索专项整治、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党纪、通报、谈话提醒等处理。建立了镇纪委专职监督、镇职能部门工作监督、村纪检委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群众日常监督和“小微权力”网络监督平台的“4+1”监督模式。
监督制约有成效
“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工作,通过一年的推进运行,群众对村居的服务满意度明显得到了提高,只要大家按照权力规范一次性提供相关资料,剩下的都是村居干部的事,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也使群众也对村居干部的权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以往别说是群众,就连村居干部对自己拥有什么权力,该干什么事都很模糊,从而导致互相推诿的现象,例如:“农民危房改造”这块,今天要提供这样资料,明天要出具那样证明,村民来回跑多次,从而导致村民对村里的工作不满,认为是故意刁难。现在,镇、村所有工作都放在了老百姓的眼皮底下,让他们办事更方便,监督有平台,在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同时,密切了干群关系。
中共芜湖市鸠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芜湖市鸠江区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
|